欢迎访问智文库网!

新浪创业故事分享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说到新浪网,不得不提的是它的创始人王志东他曾因成功创建新浪网被称作“中国网络之王”王志东先后经历3次创业,是我国互联网产业非常有影响力的代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关于新浪创业故事的文章,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新浪创始人四次创业,身价35亿元,却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名字

新浪能取得今天的成就,离不开它的创始人——王志东。这一位来自广东东莞的人背后有着许多你想不到的创业经历,不同于其它科技界大佬,他的成功可以说是一步一个脚印的,从来就没有什么一步登天的机遇,因为对于他来说一步一个脚印就是对创业最好的理解,所以说他是一位挺神奇的富翁,但背后的天赋也让人所折服。

那么,王志东是谁呢?为什么不在新浪了呢?他现在又在做什么呢?

王志东曾与张朝阳、丁磊一同被称为网络三剑客,被称为程序员鼻祖。

1967年,王志东出生在东莞虎门镇的一个教师家庭。他的父母都是典型的知识分子,不仅没有像很多虎门人一样去商海中钻营,而且还坚持让家里4个小孩都读书。

由于家里孩子比较多而且都读书,家庭支出比较大,有时候王志东都无法吃饱,小时候的这种经历也是王志东创业的动力和源泉。

王志东的高中是在东莞本地的最高学府东莞中学读完的,获得了当时最高的“求佳”奖学金并如愿考入了北京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

在北大读书期间,王志东第一次接触了电脑。他发现,搞无线电太花钱,而在电脑上工作,不论是什么样的创意都很容易低成本实现。之后他就把玩无线电的那股热情转移到了电脑上,并且在大学期间获了第一、二届"北京大学五四科学奖"。

一次,王志东兼职的客户要求他把方正和四通激光排版系统做一个兼容,他用了不到两周的时间,就把方正的系统改了成功装到四通的机器上,后来这个事被北大方正的创始人王选知道了,邀请他加入了方正工作。

1991年6月,王志东独立研制出国内第一个实用化Window3.0,被选为北大方正当年七大成果之一。这也意味着王志东是第一个写出Windows中文平台的程序员,一时间,王志东名声大噪,以软件奇才扬名业内,被誉为“软件神童”,成为了中国硅谷的自由软件工程师。

但是在之后的近一年的时间内,方正并没有开始大规模推广这款产品,王志东觉得自己“非主流”,伤心地递交了辞职报告。

离开方正之后,王志东开始尝试第一次创业,创建了一个外挂中文平台,他负责技术,同学负责推广,这就是后来红极一时的“中文之星”。但是最终由于和同学经营理念不符,最终不得不分道扬镳。

1998年,收购海外最大的华人互联网公司华渊资讯,合并后改名叫做新浪网,王志东担任四通利方及新浪CEO兼总裁。

1999年3月底,风头正盛的新浪获得了十多家风险投资的2500万美元融资;10月,又获得了6000多万美元的超额融资。

2000年王志东带领新浪在美国上市,当时王志东与丁磊,张朝阳号称当时的“网络三剑客”,类似于现如今的BAT的掌门人李彦宏、马云和马化腾。

含泪离开,再次起航

新浪有着复杂的股权和管理层结构,王志东不得不耗费大量精力试图改造。2001年,国际互联网泡沫破灭,王志东想乘华尔街自顾不暇之机,按业务“把新浪拆了”。这种拆分的做法与当时流行的合并背道而驰。

诡异的是,在新浪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不久,新浪就对外宣布王志东辞职。2001年6月1日,新浪5名董事在董事会上对王志东宣布免除其在新浪的一切职务。

新浪创始人王志东:从攒机青年到网站CEO的创业故事

1967年,王志东出生在东莞虎门镇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都是教师。王志东兄弟姐妹一共有四个,经常是饱一顿饥一顿。每年夏天,王志东就跟小伙伴到河里去摸鱼,去稻田里面捉泥鳅,爬到树上掏鸟蛋,秋天去山上采蘑菇,勉强能填饱肚子。由于家里孩子比较多而且都读书,家庭支出比较大,有时候王志东都无法吃饱,小时候的这种经历也是王志东创业的动力和源泉。

12岁时,由于学习成绩优异,王志东直接从小学四年级跳级考入初中。父亲非常自豪,奖励王志东一把电烙铁。王志东回忆说“当时是11元,挺贵的。我又花5元钱买了一个收音机套件。”自从有了这套设备之后,王志东对无线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81年王志东进入东莞中学念高中,加入了无线电课外兴趣小组。“除了上课,我要么在实验室,要么在图书馆。”功夫不负有闲人,1984年,王志东高分考入北京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在北大读书期间,王志东第一次接触了电脑。王志东发现,无线电是个贵族项目,一个零件少则几毛钱,多则上万块,对他来说太奢侈了。不过,王志东发现电脑是个好东西,只要数理基础好,就可以写出想要的代码。于是他加入了计算机小组,开始研究起了编程。

没想到零基础的王志东一年多时间就自学完basic、c++、c语言等课程,把各种编程摸得门清,什么网站建设、英文软件汉化、软件开发全部都不在话下。到了大三,王卫东决定出去搞份兼职赚点零花钱。

刚开始他给乳制品厂做技术员,又给皮包公司做推销,后来主要在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做汉化、二次开发、系统集成等技术活,半年之后王志东竟然在整个中关村电子市场小有名气。

一次偶然的机会,王志东在中关村的街上碰到一个客户,这个客户向他提了一个要求,问能不能把方正和四通激光排版系统做一个兼容。王志东答应试一下,客户就把两个软件都给王志东。王志东先把王选的系统改了,改完之后又把它移到了四通的机器上,前后花了不到两个星期,就把问题解决了。这个事被北大方正的创始人王选知道了,邀请他加入方正,1988年王志东从北京大学毕业后进入了方正工作。

1989年7月,王选让王志东接手了Windows系统的汉化工作,王教授问他:“你能不能把微软的Windows汉化了?”没有想到从没接触过Windows汉化的王志东仅仅用了1年零11个月就搞定了。到了1991年6月,王志东独立完成了当时国内第一个实用化Windows3.0中文环境——BDWin3.0,成为北大方正1991年的七大成果之一。

Windows汉化成功引起了各界的震惊,当时微软成立了专门的小组,研究五年多都没成功,让王志东一个人用了两年就搞出来了。据说两年以后,比尔•盖茨曾对时任微软大中华区负责人说:“BDWin3.0至少让微软的产品提早五年进入中国。”可惜此后方正就进入了激烈的人事内斗中,王选出局,王志东陷入“非主流”,只好伤心地递交了辞职报告。

辞职后,王志东决定去新加坡充充电。就在等待签证的时候,他利用研发汉化的经验花三个月时间开发出中文外挂平台“中文之星”,他的同学贺文看到后惊呆了:“还充啥电啊,你这技术已经国际一流了,硅谷怎么做,咱们就怎么做。”

于是,1992年4月王志东与贺文成立了“新天地电子信息技术研究所”,专门推广中文之星。但是,就在王志东想大搞特搞中文之星的时候,贺文架不住房地产的诱惑,想把房地产作为公司的主业。道不同不相与谋,由于经营理念不符,王志东与贺文最终分道扬镳。

不到25岁的王志东就辞职了两次,当时的情况可以说是十分失意。虽然创业失败,但是王志东在软件方面的能力已经被业界知晓。在很多人口中,他已经被称为“电脑神童”,他所开发的两款产品号称全球独一无二。

1993年王志东得到四通集团500万港币投资,并且创办了四通利方,这便是新浪的前身,此时身为总经理的王志东才26 岁。

四通集团的掌门人段老板找到王志东,希望双方进行合作,一方提供资金,一方提供技术。见面后,段总什么话都没说就让王志东提加盟四通的条件。王志东当时提出了四个条件:“一、管理方面需要独立;二、投资必须足够大;三、公司必须专业;四、我必须占股份。”

段老板问需要投多少钱?王志东一咬牙,说需要500万元。段老板二话不说,“好吧,就给你500万。”此外,还给了王志东30%的股份。段老板很看好这个年轻人。“一个企业家应该具备三种气质:做诗、做势、做事,首先要有想象力,要懂得造势,还要扎扎实实地做事。我在王志东身上同时看到了!”

四通立方在之后的几年推出了中文操作系统 RichWin,取得国内微机中文平台预装软件80%的占有率,公司总资产达到800万美元。在1995年,王志东还王志东去了硅谷,成功获得650万美元融资。RichWin在海外一炮打响,不到半年就有20万海外华人下载使用,上面交流非常活跃。王志东一看有市场,于是1996年4月29日每月花19美元租了美国一家大学的服务器,上线了www.srsnet.com中文网站。但是就在进军资讯市场的时候遇到了对手,美国的华渊网也做华人资讯。打了半年之后,双方势均力敌,谁也干不过谁,于是王志东想约华渊网CEO姜丰年坐下来谈谈。

四通利方有技术,华渊网有资讯,谈判最终的结果就是1998年,四通集团收购海外最大的华人互联网公司华渊资讯,合并后改名叫做新浪网,王志东担任四通利方及新浪CEO兼总裁。

1998年12月1日,在北京凯宾斯基饭店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王志东与姜丰年双手紧握,宣布由四通利方和华渊合并而成的新浪网正式宣布成立。之后新浪在世界杯,科索沃战争,悉尼奥运会等重大事件报道中取得巨大成功,一举成为中文第一门户网站并创造了巨大商业价值。

到了1999年元旦,除了新浪外,搜狐和网易等门户网站也发展了起来,王志东感觉到了危机,他觉得要想保持住龙头地位,就得大规模烧钱抢占市场,所以,王志东决定上市。但新浪此时外资股份高达80%,当时的相关法律明确规定,有外资的企业不可能在国内上市。那段时间,王志东白天忙业务,晚上和律师画公司的结构图,现金流、法人结构、业务流程等。

最后,王志东的意见是“国内不能上市,那就去国外上,不管怎么样,必须尽快上市融资。”

经过眼花缭乱的左右腾挪,新浪网最后成了一家在开曼群岛注册的控股公司,下面有四家子公司:香港注册的利方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运行香港网站的香港新浪有限责任公司、美国加州注册的新浪在线(Online,包括北美和台湾两个网站)、以及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的新浪有限公司。

然后,王志东拿出旗下的利方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奔赴纳斯达克,媒体称之为“新浪拿着一个指头去纳斯达克上市了。”王志东亲自操刀完成的分拆重组方案被称为“新浪模式”,被后来的搜狐、网易等公司上市时所采用。而且这种模式绵延多年,根据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的统计,仅在2010年,就有近一半的中国在美上市公司使用此模式。

2000年王志东终于带领新浪在美国上市,当时王志东与丁磊,张朝阳号称当时的“网络三剑客”,类似于现如今的BAT的掌门人李彦宏、马云和马化腾。新浪有着复杂的股权和管理层结构,王志东不得不耗费大量精力试图改造。

2001年,国际互联网泡沫破灭,王志东想乘华尔街自顾不暇之机,按业务“把新浪拆了”。这种拆分的做法与当时流行的合并背道而驰。

2001年6月,王志东被解除新浪网的首席执行官和董事职务。王志东回首这段痛定思痛的惨痛经历,笑着说,“当时我有准备,但依然是个意外。我经常说,这就跟爬山似的,到了山顶你就知道,你肯定是要下来的,但是没想到的是,你是被别人推下来的。但是还好,下来的时候呢,你发现自己身上绑着降落伞,是安全地下来的,而且下来一看,哦,这还是以最快的速度下来的。”

2001年12月3日,王志东创建北京点击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将软件、互联网、通讯三大现代技术融合成能为广大信息化用户提供协同应用环境协同软件的研发。

“竞开协同之星(GK-Star)”直到2003年5月才正式推向市场,但它一经推出,就迅速在制造、石油化工、电力能源、专业服务、媒体、教育、电子政务等多个行业得到推广和应用。2004年2月,王志东领导点击科技成功从美国富达投资集团融资1300万美元,成为国内软件领域有史以来最大的单笔融资。

2006年,点击科技开发出lava-lava即时通讯工具。2010年,Lava游戏网正式上线试运行。只是,这两款产品也并没有在市场上获得太大的反响。

2013年,王志东又进行了第四次创业。这一次,他把目标放在线教育领域,低调推出校内外这样一个供中小学学生、家长和老师互动交流的平台。虽然这些产品都没有取得像新浪一样的成绩,但是王志东一直走在创业的路上!

王志东说,1991年24岁时第一次在业内创造自己的名声,现在都快50了还在奋斗。

王志东做过两件有意义的事情,这两件事情是两次创业历程,也是所实现的两次创业梦想。第一件是1990年至1997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后,他研发RichWin、中文之星等平台后提出一个口号:让中国软件与世界同步;第二件是1993年至2000年,王志东借鉴美国硅谷创业模式,带领新浪走出中关村到美国上市。

“爬山有两种爬法,有的人看到了好的风景就会安营扎寨,驻足欣赏;而有的人只在乎爬山的过程,爬了一座又一座,却从不停留。创业就像后一种爬山,魅力就在于过程,所以我从不留恋风景。”--王志东。

新浪王志东创业故事

王志东,广东省东莞人,新浪网创始人。现任北京点击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BDWin、中文之星、RichWin等著名中文平台的一手缔造者。下面是他的创业故事。

在北京的中关村“冬眠”了几年之后,王志东又成了业界关注的人物。

什么是协同软件?知道的人并不多,因为北京点击科技公司是中国第一个将协同理念应用于软件的协同软件开发商。2001年,王志东离开新浪创立这个公司的时候,国外也找不到类似的产品和商业模式,更没有人看好;而现在,却正成为一种潮流,连微软、IBM这样的IT业巨头也开始放出风声,打算朝这方面走。

在中关村一栋普通写字楼的一间10平方米左右的办公室里,王志东对记者坦言,刚开始做这个创业项目的时候,自己都不知道该叫什么,主要是凭“梦想”与直觉。现在,公司正蓬勃发展,将来有“90%的可能上市”。

从名噪一时的新天地公司,到中国-大的商业网站新浪网,再到现在的北京点击科技公司,未满38岁的王志东经历了一次次“蜕变”,从一个优秀的程序员,到一名职业经理人,再演变为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创业家”。

假如说成功创业一次是幸运的话,那么一次又一次成功创业的王志东该用什么词汇来形容呢?“上大学时我就想过,-理想的事业应该包含三个层面:一、要满足你的爱好;二、这个爱好本身能挣钱;三、对社会有贡献,能‘名利双收’。很多时候,这三个层面可能是相互矛盾的,但我创立的公司初衷都是这三者实现的结合点。”

一般而言,创业者对待自己创办的公司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绝对不会轻易放弃。但对“被迫”经历3次创业的王志东来说,创业如同爬山,“爬到了山峰,达到了目的,该下来就得下来”。

“点击”梦想

“如果今天退休的话,你-想干的是什么?”这是2000年一个电视节目主持人采访时任新浪网CEO王志东的问题。“当时,我几乎是脱口而出,如果我现在退休,-想的就是再办个公司。”王志东回忆说,“当时的新浪已经成型,我的很多想法装不进去了,我希望有一家更加自主一点的公司。”

机会终于来了,尽管有点意外。2001年6月,在那个网络泡沫破碎的季节,王志东离开了新浪。

当时他有很多种选择,有人让他先休息半年,有人建议他出去“镀金”,有人请他当职业经理人,也有人让他干脆写书做广告……“我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来想这个问题,离开新浪之后,-适合我的是什么事?”“当时我就问自己一个问题,现在有没有一件事情特别想做,要是不做的话,会后悔或者放不下。”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王志东决定要实现从1996年就在考虑的一个“梦想”―――怎么把软件、网络和通讯结合成一个可应用的软件平台。“在管理新浪的过程中我越来越发现,客户有这种需求。而做技术出身的我知道这种软件平台肯定能实现,也知道该如何实现。”

有了新天地和新浪的经验之后,王志东的这次创业非常谨慎。他先是评估各种机会,然后才确定走这条路。之后,又用3个月的时间对该业务进行了具体规划,把很多产业的问题进一步研究、调查和细化。“至今点击科技所有的问题基本上都没有超出当初的规划。”

2001年12月,北京点击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创办。

去年2月18日,以美国富达国际为首的风险投资商向点击科技投资了1300万美元。有关数据表明,点击科技目前还是个销售收入为1亿元以内的中小软件企业,但协同软件今年的全球市场规模将达500亿美元。

回过头来看,新天地实现了王志东的工程师梦想,新浪实现了他的硅谷模式梦想,点击科技实现的是一个什么梦想呢?“这个梦想我不敢说太具体,但这个公司产品的重心是管理和技术的结合,软件、网络和通讯的结合,而这种结合也正好把我的特点发挥出来了。”王志东说,“现在做点击科技,别人可能感觉我离财富更接近一些,但我个人认为点击科技重要的还要有自己的历史使命,有自己的一种目标,一种理想,而我的目标是实现这个理想。”

新浪不败的理由

谁都不会否认,如果没有王志东,就不会有新浪网。“我办公司,目的是希望创造一个很轻松的工作环境。如果在自己办的公司里面,还出现那么大的人事矛盾,那完全背离了我的初衷。”1993年初,刚成立一年多的新天地公司开始出现矛盾,王志东感到很痛苦,-终他不得不选择了离开。

时隔8年后,这种痛苦再一次到来。当初豪言“我永远不会做互联网的逃兵”的他不得不离开新浪。

一般来说,创业者离开创业公司,都会导致公司的危机或倒闭。但王志东两次离开自己创业的公司,不但他自己再次开创了新天地,他创业的公司也活得好好的。这实在让人惊奇。“我为什么为新浪积极地运作融资、上市?其实我很清楚,如果新浪不上市的话,我什么时候离开,这个公司就很可能垮掉。”王志东说,新浪上市至少起到了几个方面的作用:

一方面,通过媒体和金融监管体系对公司的股东和管理层的直接约束,新浪原有人员的利益都能够受到保护。“我在1997年融资的时候,就提出‘国际化’,是希望通过一些国际化的机制来约束四通利方-早的股东,否则,这个公司肯定垮掉。”

另一方面,新浪上市之后就有了强大的资金、品牌、人才等优势,即使“坐吃山空”也需要一段时间。“只有新浪上市后,我才可以离开;否则,新浪很快就会垮掉,我也会光着屁股出来,从头做起。”王志东说,新浪因为成功上市,成为中国互联网的著名品牌,而且,他走的时候也留下了管理的团队和管理的机制,“直到今天,新浪的骨干都是我在的时候的那批人”。

王志东披露,当时之所以否认主动离职,其实是想引起媒体的关注和监督,让一些事情规矩些,“这个对新浪起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保护作用”。

后来,新浪在经营中也犯了几次大错,比如阳光入主新浪,“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是一个失败。但是新浪还是经得起这样的折腾。”

当初拥有新浪股份超过6%的王志东,现在还有少量的新浪股份。对于新浪的未来,他认为“关键还是要看自己的造化”。

融资要更加务实

在业界一些人士看来,王志东是中关村第一个成功引进大笔风险投资的人,他的成功和风险投资密不可分。1997年开始,经他引进的风险投资资金近两亿美元。是什么原因让王志东在风险投资市场“如鱼得水”?“我上大学时很喜欢看的一本书是《硅谷热》。印象-深刻的是,乔布斯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去找银行家,要他投资,苹果因此一夜成名。”

1995年,王志东两次去硅谷,朋友给他介绍了几家风险投资公司,从而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渠道。 “当时,我穿得虽然不是破破烂烂,其实也很落魄。”“那时候国内不知道什么叫风险投资。”王志东说,尽管他从1995年开始就和一些风险投资人开始接触,但那时人家都持怀疑态度,过了一年后,投资者发现原来承诺的都做到了,就有了信心。“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自己也在不断学习他们的一些规则,让他们经常来考察,主动让全球六大会计事务所来做财务审计。-终他们放心了。”

公司发展的过程中,特别是成长中的中小IT企业,在提升规模效益的时候,往往需要风险投资。王志东认为,绝对不能为了融资而融资,否则,也很难获得资金,“你越想要钱,人家越不给你钱”。

要想成功获得风险投资,一是要让对方对你有信心,对你原有的信用记录、工作方式、态度等有认同感,觉得你可以信赖;二是要对公司有信心,他们有一整套对技术、产品等一系列的评估方法。

王志东说,融资不要“饥不择食”,以免“后患无穷”,因为“融资的过程是选择合作伙伴的过程”,所以“融资要更加务实一些”。

避开成功的模式

在1993年12月创办四通利方公司的时候,王志东就立志“走出中关村”,摆脱当时中关村的各种公司“鱼龙混杂”的感觉。在他看来,融资、海外上市将是-重要的手段。

当时很多人对他的想法表示怀疑。在一些人看来,“硅谷公司和硅谷模式在中国是不可能实现的”。有人对王志东说:“你做技术行,做管理肯定是不行的。”

事实证明,王志东成功了,他实现了当初成立公司就明确提出“在海外上市”的目标。

每个公司的成功模式都不一样。王志东认为,“同一种模式往往可能只有一个人或一个公司能够成功”,所以,要想获得成功的话,应避开别人的成功模式,这样 “你就更有机会成功”。“如果和陈天桥比的话,陈天桥走的路我肯定走不了;同样,我走的路他也不会走通。不管从能力、经历、目标、心态上,我们都不一样。”王志东认为,每个人都要按照自己的特点去创业,自己的三次创业,业务内容全不一样,才有现在这个结果,“如果我离开新浪后,再做网站,不仅没有挑战性,也很难成功。”“你要给自己定位好创业方向。通向成功的路绝对不止一条,在整个产业链里,每一节链条都有机会成功。”王志东说,创业不能“随波逐流”,也不能“认死理”,“要善于学习,善于不断弥补自己的不足,要做到游刃有余”。

在选择创业项目的时候,一要突破自己,二要善于利用自己的基础。“像点击科技模式,这个是我给自己量身定做的一个模式。”王志东说。


新浪创业故事相关文章:

★ 2020踏上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征文励志作文范文5篇

★ 做项目策划方案范文模板

★ 社会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