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智文库网!

2021北大毕业致辞范文5篇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致辞为发言、讲话的正式用语,一般用语比较正式的场合,如开幕式致辞、会议致辞等,那么关于北大毕业致辞范文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2021北大毕业致辞范文5篇_北大毕业致辞稿范文大全,希望大家会喜欢。

2021北大毕业致辞范文5篇

2021北大毕业致辞(一)

敬爱的老师和亲爱的同学们:

上午好。

谢谢你们叫我回家。让我有幸再次聆听老师的教诲,分享我亲爱的学弟学妹们的特殊喜悦。

一进家门,光阴倒转。刚才那些美好的视频,同学的发言,老师的讲话,都让我觉得所有年轻的故事都不曾走远。

可是,站在你们面前,亲爱的同学们,我才发现自己真的老了。

1988年,我本科毕业的时候,你们中的绝大多数人还没有出生。

那个时候你们的朗朗部长还是众女生仰慕的帅师兄,你们的渭毅老师正与我的同屋女孩爱得地老天荒。而他们的孩子都该考大学了。

就像刚才那首歌唱的,“记忆中最美的春天,难以再回首的昨天”。

如果把生活比作一段将理想“变现”的历程,我们只是一叠面额有限的现钞,而你们是即将上市的股票。从一张白纸起步的书写,前程无远弗届,一切皆有可能。

面对你们,我甚至缺少一分抒发“过来人”心得的勇气。但我先生力劝我来,我的朋友也劝我来,他们都是84级的中文系学长。

今天,他们有的仍然是一介文人,清贫淡泊;有的已经主政一方,功成名就;有的发了财做了“富二代”的爹,也有的离了婚、生活并不如意。

但在网上交流时,听说有今天这样一个机会,他们都无一例外地让我一定要来,代表他们,代表那一代人,向自己的弟弟妹妹说点什么。

是的,跟你们一样,我们曾在中文系就读,甚至读过同一门课程,青涩的背影都曾被燕园的阳光,定格在五院青藤缠满的绿墙上。但那是上个世纪的事了,我们之间横亘着20多年的时光。

那个时候我们称为理想的,今天或许你们笑称其为空想;那时的我们流行书生论政,今天的你们要面对诫勉谈话;那时的我们熟悉的热词是民主、自由,今天的你们记住的是“拼爹”、“躲猫猫”、“打酱油”;那个时候的我们喜欢在三角地游荡,而今天的你们习惯隐形于伟大的互联网;我们那时的中国依然贫穷却豪情万丈,而今天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还在苦苦寻找迷失的幸福,无数和你们一样的青年喜欢用“囧”形容自己的处境。

20多年时光,中国到底走了多远?

存放我们青春记忆的“三角地”早已荡然无存,见证你们少年心绪的“一塔湖图”正在创造新的历史。

你们这一代人,有着远比我们当年更优越的条件,更广博的见识,更成熟的内心,站在更高的起点。

我们想说的是,站在这样高的起点,由北大中文系出发,你们不缺前辈大师的庇荫,更不少历史文化的熏染。

《诗经》《楚辞》的世界,老庄孔孟的思想,李白杜甫的词章,构成了你们生命中最为激荡的青春时光。

我不需要提醒你们,未来将如何以具体琐碎消磨这份浪漫与绚烂;也不需要提醒你们,人生将以怎样的平庸世故,消解你们的万丈雄心;更不需要提醒你们,走入社会,要如何变得务实与现实。因为你们终将以一生浸淫其中。

我唯一的害怕,是你们已经不相信了。不相信规则能战胜潜规则,不相信学场有别于官场,不相信学术不等于权术,不相信风骨远胜于媚骨。

你们或许不相信了。因为追求级别的越来越多,追求真理的越来越少;讲待遇的越来越多,讲理想的越来越少;大官越来越多,大师越来越少。

因此,在你们走向社会之际,我想说的只是,请看护好你曾经的激情和理想。在这个怀疑的时代,我们依然需要信仰。

也许有同学会笑话,大师姐写报社论写多了吧,这么高的调子。可如果我告诉各位,这是我的那些中文系同学,那些不管今天处于怎样的职位,遭遇过怎样的人生的同学共同的想法,你们是否会稍微有些重视?是否会多想一下为什么二十多年过去,他们依然如此?

我知道,与我们这一代相比,你们这一代人的社会化远在你们踏上社会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国家的盛世集中在你们的大学时代,但社会的问题也凸显在你们的青春岁月。你们有我们不曾拥有的机遇,但也有我们不曾经历的挑战。

文学理论无法识别毒奶粉的成分,古典文献挡不住地沟油的泛滥。当利益成为唯一的价值,很多人把信仰、理想、道德都当成交易的筹码,我很担心,“怀疑”会不会成为我们时代否定一切、解构一切的“粉碎机”?

我们会不会因为心灰意冷而随波逐流,变成钱理群先生所言“精致利己主义”,世故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而北大会不会像那个日本年轻人所说的,“有的是人才,却并不培养精英”?

我有一位清华毕业的同事,从大学开始,就自称是“北大的跟屁虫”。对北大人甚是敬重。谈到“大清王朝北大荒”江湖传言,他特认真地对我说:“这个社会更需要的,不是北大人的适应,而是北大人的坚守。”

这让我想起中文系百年时,陈平原先生的一席话。他提到西南联大时的老照片给自己的感动:

一群衣衫褴褛的知识分子,器宇轩昂地屹立于天地间。这应当就是国人眼里北大人的形象。

不管将来的你们身处何处,不管将来的你们从事什么职业,是否都能常常自问,作为北大人,我们是否还存有那种浩然之气?那种精神的魅力,充实的人生,“天地之心、生民之命、往圣绝学”,是否还能在我们心中激起共鸣?

马克思曾慨叹,法兰西不缺少有智慧的人但缺少有骨气的人。今天的中国,同样不缺少有智慧的人但缺少有信仰的人。也正因此,中文系给我们的教育,才格外珍贵。

从母校的教诲出发,20多年社会生活给的我最大启示是:当许多同龄人都陷于时代的车轮下,那些能幸免的人,不仅因为坚强,更因为信仰。

不用害怕圆滑的人说你不够成熟,不用在意聪明的人说你不够明智,不要照原样接受别人推荐给你的生活。选择坚守、选择理想,选择倾听内心的呼唤,才能拥有最饱满的人生。

梁漱溟先生写过一本书《这个世界会好吗》。我很喜欢这个书名,它以朴素的设问提出了人生的大问题。这个世界会好吗?事在人为,未来中国的分量和质量,就在各位的手上。

最后,我想将一位学者的话送给亲爱的学弟学妹——

无论中国怎样,请记得: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再黑暗。

谢谢大家!

2021北大毕业致辞(二)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嘉宾,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又是一个离别的季节,这也是收获与感恩的时刻。祝贺大家顺利毕业!让我们把最美好的祝福送给每一位同学!

从今天开始,大家将开启一段新的人生旅程。这将会是一个漫长的旅程,有鲜花也有荆棘,有欣喜也会有艰辛。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很多事情,需要做出判断和选择。有的选择让你幸运和自豪,比如说,你选择了北大,选择了刻苦学习,才有了今天的收获;有的选择可能使你纠结、甚至煎熬;其实不要紧,我们都是凡人,都难免犹豫、寂寞和焦虑,只要我们确信,确信良知、确信美好、确信未来,就会坚守正确的价值判断。纠结和艰辛都会成为财富,成为岁月长河中最宝贵的礼物。

在这里,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几周前我去了弥渡,这是云南大理的一个县,北大的对口扶贫县。进入弥渡,映入眼帘的首先是郁郁葱葱的山川和一片片梯田,山上散布着星星点点的居屋,景色别有一番诗意,让人心生陶醉。第二天,我们开始走访山上的贫困家庭。经过几年的扶贫攻坚,山区的道路、住房、通讯条件都有了改善。但那里的生存条件很差,缺地少水,靠天吃饭,即使是好年景,也仅够填饱肚子。我们看到的一些家庭几乎是家徒四壁,吃用的水全靠水窖收集,甚至连灶台都是用石头临时搭成的。政府希望大家搬到山下,但都不愿意。

我很理解他们。半辈子都没有离开过大山,对他们而言,外面的世界充满了未知的恐惧和不安,当然可能还有对儿时记忆的眷恋。学校的房子是村里最好的。天真稚气的孩子们,眼中充满了渴望,他们渴望学习,渴望走出大山,渴望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孩子们质朴的愿望和纯真的言语让人心碎。看到苦苦支撑的教师和闭塞险恶的环境,我的内心充满了深深的忧虑。我真心希望孩子们梦想成真。

在大山深处的牛街乡,我们也看到了另一番景象。村子内外有很多古茶树,有的已经存活了近千年了。建立不久的茶场虽然还没有盈利,但充满喜悦的村民,让我们体会了大山的慈祥和恩惠,感受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力量。

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光华、经院、国发院、法学院、国关、艺术学院、信息学院和工学院等8个院系。他们参与了对口扶贫弥渡的8个乡镇。我们的很多老师都多次深入偏远的乡村,出谋划策、寻找资源、筹措资金,帮助兴修水利、发展产业、改善教育和人们的生活。

我还要感谢在弥渡挂职和支教的师生,感谢所有参与对口扶贫的老师和同学们,感谢他们辛勤的付出和深厚的情谊。

走在崎岖的山路上,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什么是北大?什么是北大人?北大是一所伟大的学校,她的伟大不仅体现在卓越的教育和学术上,体现在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上,还体现在对社会正义的不懈追求和深深的人文情怀上。

早在一百年前,蔡元培就提出“劳工神圣,人人平等”,并倡导创办了“校役夜班”,傅斯年、罗家伦等一批学术大家亲自授课。邓中夏、廖书仓等人还组建了“平民学校”、“平民教育讲演团”,传播知识、唤起民众的自觉。直到今天,北大仍然保持着“平民学校”的传统,很多在工勤服务岗位上的工友,白天工作,夜间学习,在这里追寻着自己的人生梦想。你们中也有很多同学,担任了这个学校的志愿者工作。北大永远要追求卓越,但我们的精神应当是平等的,我们的心胸是开放的,我们的爱是没有疆界的。

1920年1月18日,北大学生会附设的平民夜校开学,吸收居住在沙滩附近的400余名平民子弟来上学。图为平民夜校学生认真听课的情形。

北大人满怀着一腔的青春热血。在艰难险阻的中国第一次西部科学考察中、在千里跋涉的西南联大路上、在祖国的西北边陲、在荒漠深处原子弹的实验现场,到处都可以看到北大人坚定的足迹。

1927年,北大考古学会联络有关学术团体与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合组中瑞“中国西北科学考察团”,中方团员10人主要为北大师生。图为中方团员从北大研究所国学门出发时与欢送者合影。左八为团长徐炳昶,左十一为送行者刘半农。

今天,有更多的北大人选择去西部、去部队、去基层,去开创不同的人生。“只要天下还有贫穷的人,就是我们自己在贫穷中;只要天下还有苦难的人,就是我们自己在苦难中。”林毅夫老师的这段话道出了北大人的心声和胸怀。

同学们,我们国家的发展仍然不平衡、不充分,消除贫困是一场实现全面小康的攻坚战,也是一代代北大人的追求和理想。我们要感恩弥渡。作为一所学校,我们能为弥渡人民做的事情并不多,对弥渡脱贫的贡献可能真的微不足道。但弥渡人民却给予我们极大的信任和关照,使我们能够亲身体会消除贫困的艰辛,使我们能够在实践中磨练意志、践行理想。我们从弥渡人民身上学到的、体会到的精神营养和力量,远远超过了我们能够给予他们的帮助。谢谢他们!

两个月前,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大考察,希望青年人要“爱国、励志、求真、力行”。人生就像是一部书,每个字、每一行、每一页都是用我们的行动书写的。责任并不是一个甜美的、轻盈的词汇,而是一副沉甸甸的担子。负重前行正是一代又一代中流砥柱最美的英姿。

当你帮助山区孩子实现梦想的时候,当你用智慧和勇气帮助人们摆脱贫困的时候,当你的科研成果造福社会的时候,当你竭尽全力使无助的人重燃生命之火的时候,你是在用爱书写着自己的人生。帮助别人就是在塑造一个更好的自己。感恩与珍惜会使你的心胸更宽,奉献与付出会使你的视野更广。在未来的人生路上,我们要思考和探索大道理,更要从身边的事情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最后,再次感谢大山和弥渡人民给予我们的爱和包容,让我们谨记为国家、为民族复兴奉献与奋斗的誓言,也让我们为身边认识或不认识的每个人绽开我们的笑脸。

从此后,无论披星戴月、跋山涉水,无论身在何方、从事什么职业,愿北大人远离平庸、勇敢担当、学在路上!

祝大家一路平安!谢谢!

2021北大毕业致辞(三)

各位敬爱的老师、可爱的师弟师妹,上午好!

感谢你们让我来分享生命中重要的时刻,这是我的荣幸!

毕业是结束,更是开始,从此你们将走进一个全新世界。在这样一个临界点,你们的心中,除了万丈豪情、离愁别绪,或许还有一点点茫然,对于未来的茫然。

历史是公正的,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困境。我们毕业时,有单位、有宿舍,但没有选择的机会;今天,你们没有保障,但有选择的机会。你们中的很多人会感到两难:如果坚持理想,可能生活窘迫;如果迁就现实,可能与理想渐行渐远。未来的日子里,该如何在理想和现实中寻找到平衡点、寻找到事业的起点?我想说,即便现实很骨感,仍然要努力实现丰满的理想。

我想和大家分享三个人生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拿得起放得下。

我的同班同学于川,1988年毕业于北大中文系,九十年代中期已经拥有一家规模可观的科技公司,在世俗的眼光中,他无疑是令人艳羡的成功者。但他却惊世骇俗地关闭公司,彻底回归文学梦想。也许是纪伯伦提醒了他:不要因为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自己为什么出发。

为了挽回此前所有蹉跎的岁月,他以超常的真诚、勤奋、热情投入写作,转型的阵痛剧烈并且持久,他却甘之如饴,终于大器晚成,迄今已发表12部长篇小说、三部电视剧本,其中,小说《最后一个贝勒》2012年创造了影视改编授权费用的全国纪录,电视剧《青果巷》今年三月在央视八套黄金时段播出,并获得广电总局首届年度优秀剧本奖,全国只有18部剧本获奖。

拿得起放得下是很难到达的人生境界,于川做到了,相信他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第二个故事是持之以恒。

我的好友孙维宁,1988年毕业于复旦新闻系,1991年自费赴美留学,临行前他说未来的人生目标是用英语写作。外人很难想象他是如何度过那些漫长而艰难的日子的,也很难想象他经历过多少坎坷。语言不通,所有开支都得靠自己打工,但他矢志不渝,积极融入美国社会,在语言、文化上为理想做准备。2002年获得南加大电影学院编剧硕士,是这所美国顶级电影学院历史上第一位母语非英语的华人编剧硕士,并且他的一部英文电影剧本在好莱坞的大赛上获得一等奖,为他颁奖的是乔治•卢卡斯。

孙维宁刚刚进入电影业时,好莱坞竞争残酷,中国电影在低谷徘徊,谁也无法预见未来。所有人都劝他,从事别的挣钱又快又多的行业,但他喜欢电影,并坚持下来,终于厚积薄发,等到了中国电影的爆发期。今天,邀请他写剧本的都是中国一流的电影导演。请记住他的名字,他的事业高峰远未到来!

第三个故事是听从内心召唤,做自己喜欢并且快乐的事。

说完两位好兄弟,该说我自己了。

我毕业就进了中国新闻社,那里寄予着我的青春与梦想,我也殚精竭虑付出了无数汗水,中新社传统业务有文字通稿、图片通稿,我率领团队发起并创立了第三个通稿业务—视频新闻,当时被互联网同行誉为最领先的视频新闻。2010年,我决定离开,许多好友劝阻我,你老大不小的,别折腾了!再说你那个位置还不错。我说:中新社有很多才华横溢的前辈,但他们退休时可能对自己的人生有遗憾,我不想重复他们的命运!

在体制内的无数个难眠之夜,我曾扪心自问:这是我想要的快乐自由的人生吗?

个人就像是机器上的零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风华正茂、理想远大的青年熬成了中年,黑发熬成了白发,经历了多年现实的压迫和生活碎片的磨砺,理想逐渐模糊,碌碌一生似乎是命定的归宿,很多人认命了。但是我不相信!我喜欢北岛那句诗:“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

但当我真的走出中新社那扇大门时,二十二年沉甸甸的努力似乎顷刻间化为乌有,而未来变得从未有过的模糊、不确定。妻子鼓励我说,以后成不成无所谓,只要你开心,大不了咱们用房子养老。

就这样,我走进了开心麻花。不久前有朋友问我,当时为什么敢于在四十多岁的高龄下海?我说,我对钱没有太多的欲望,下海本来是为了找乐,但找到的不仅是乐。

乔布斯说,我很清楚唯一使我一直走下去的,就是做我无比钟爱的事。

于川、孙维宁、还有我们那一届很多同学,无论多么坎坷,无论走过多少弯路,也许默默无闻,但都坚守梦想,都在脚踏实地地做着自己无比钟爱的事,他们是这个时代的脊梁。你们如此年轻,有着大把时间,有着足够多的选择,未来有着无限可能,还会担心骨感刺破丰满吗?那么,请勇敢地出发吧!

鲁迅先生认为,人类要经历生存、温饱、发展三阶段。现实人生中,每个人都在追求着,有人注重地位,有人注重财富,有人注重内心,有人注重形而下。在我看来,真相是每个人都试图从不同的路径探求人生的意义、理想和幸福感。

我想说说我的幸福感。每当开心麻花结束演出,剧院里响起观众潮水般的掌声和欢呼声,我总感觉到一股暖流在体内激荡,眼眶不断湿润,难以言表的各种愉悦、幸福、感恩之情涌上心头,那种感觉是金钱、地位都换不来的,是其他任何形式的所谓成功换不来的,因为观众就坐在对面,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他们的呼吸、他们的欢乐。

2012年4月,北京一位随时可能生产的准妈妈带着全套住院的行李走进我们的剧场;2012年6月,深圳一位准妈妈在看戏两小时后生女,发微博感谢开心麻花让她的女儿在笑声中来到人间;2013年12月,北京一位脑手术患者的最大心愿就是手术前看一场开心麻花;2013年1月,北京一对准备离婚的夫妻在看戏后私信演员,感谢开心麻花让他们明白了真爱,他们会珍惜彼此,携手以后的人生……

生命有限,快乐永恒,传递快乐是有功德的,能给那么多朋友带来欢乐,不仅我们个人是快乐的,我们的人生也因此更有意义!我快乐,我存在!

我们同学聚会时常谈到一个共识:非常幸运在北大中文系接受了扎实的基础教育,虽然没上过一门经世致用的课程,但并不影响我们快速成长。因为北大教给了我们学习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严谨的学风、理性建设性的态度、人道主义的情怀,更为重要的是,当我们走出校门时,经过古今圣贤思想、胸怀、境界的洗礼,我们的内心平和而充盈,无论顺逆、无论进退、无论宠辱,无论环境多么浮躁功利,都会不畏浮云遮望眼,脚踏实地为理想奋斗。

我想,你们一定一样在北大收获了你们一生最重要的精神财富,刚才你们喊出的“中情不渝,文载道义”、“学当儒林之冠,行为天下之先”,说得非常好。以后的日子里,北大将成为你们的精神家园支持你们勇敢前行。

今天,功利主义盛行,无数人间悲剧告诉我们,急于求成的功利主义是短命的、危险的,而理想主义是长久的、快乐的。只有坚定的理想主义者才能达到高远的人生境界!

就让理想主义的光芒驱散功利主义的阴霾吧,哪怕仅仅从改变自我开始,一个人的改变就会影响到一群人,一群人的改变就会影响到社会。这样的事,北大人应敢为天下先!

祝愿大家都能坚定自己的人生理想,无论经历多少坎坷,当然最好一路顺利,都能快乐地去实现梦想。再过四、五十年,回首往事时,会骄傲地说:我收获了圆满的人生!

我会永远祝福你们!谢谢你们 !

2021北大毕业致辞(四)

尊敬的各位老师、家长,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首先,请允许我作为教师代表向即将毕业的各位同学表示衷心的祝贺!今天,你们如愿以偿,即将获得梦寐以求的北京大学学位,开启人生新的征程,这是属于你们的节日,祝大家毕业快乐!

16年前,我在北大的毕业季和你们一样, 有依依不舍的合影、吃不完的散伙饭,还穿插着拍了毕业视频, 忙得不亦乐乎。而且,我们的毕业季都伴随着激情四射的世界杯,更平添了一分快乐的回忆。

1

圆梦北大,笃定化学

准备今天这份发言,我既兴奋又紧张。

在座的既是我即将送别的学生、又是我的学弟学妹,聊些什么呢?我想了又想,还是与大家一起回首我们与北大的故事吧。

我出生在大西北,从儿时起就常常听大人们讲起北京,说起北大——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北大是中国最好的大学。考上北大是扎根于我心中的目标。

20年前的1998年,我在全国高中化学奥赛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可以保送北大、清华或者其他高校。上北大!我毫不犹豫地做出了人生的第一个重要选择,实现了我儿时的梦想!

我又何其幸运,在那一年,北大迎来了她的百岁生日。1998年5月4日那天,中央电视台反复播放着北大百年校庆的盛景,让我真实地感受到了一种澎湃的激情。

“五四运动”、“兼容并包”、“民主与科学”不再只是历史书中的概念,而是真真切切的画面,我对燕园充满了期待!

九月,我终于来到了这个园子,开始了我的大学生活。

然而,刚入学的兴奋与新鲜感很快就被焦虑的情绪所取代。

刚刚窃喜可以不用像隔壁的同学那样上机械制图等工科课程,却发现我在高中最怕上的语文课是大一新生的必修课;以为可以躲过隔壁体育课上的3000米跑, 却发现200米游泳是我们体育课的合格标准。

社会上不少人认为学化学不好找工作,不容易挣到钱,身边也有同学开始琢磨转系、转专业,有人开始备考各种证书。

我开始心慌、焦虑,也选修了经济学双学位,此后的很多周末都在经济学课堂上度过。没错,就像前两天饶毅老师在他的一份致辞中提到的那样,我也是一个“读经济学位的理科生”。

然而,燕园是个神奇的地方,刚开始来到这里,你会被她的新鲜与活力所感染,但日子待久了,你会开始享受她的平静与温和。

我开始喜欢语文课上优美的散文了,我学会了游泳,发现游200米真的不难。我虽然还是没能像喜欢化学一样喜欢上经济学,但被林毅夫、海闻等老师的学术魅力深深折服。

这些都让我的心慢慢沉了下来,我逐渐明白,那些看似迷茫的选择,其实就是北大对我培养的一部分,它既包含着我必须完成的规定动作,也创造了足够的空间,任我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发展;而我,必须学会取舍!

从初中开始我就喜欢上了化学,奇妙的分子,有趣的官能团,千变万化的反应……都让我深深着迷,憧憬着将来从事化学研究。

这份笃定和执着在大学期间更加坚定,我决定继续投身化学!于是我在学习专业课的同时,进入陈尔强老师的实验室进行科研训练,直至出国留学。

我的这一选择,一下子坚持了近20年,而且还会继续下去。

在北大,我找到了自己的人生道路和目标,化学便是承载过我青春的事业和梦想!这就是北大,她可以给你创造无限的可能,但你要学会遵从本心,勇敢选择!

2

海外求学,回归燕园

2002年,我从北大毕业,赴美国芝加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师从华人化学家何川教授,接触到了世界最前沿的科学和技术,我所从事的化学生物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我尽情地徜徉在这一片化学家探索生命奥秘的新天地里。

与此同时,异国他乡的生活,让我内心深处的爱国情感被真正激发了出来。

一走出国门,我便意识到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关系到祖国的形象。

周围的外国同学会很好奇地问我许多关于中国的事情。我常常像个外交官一样,给他们解释这个,介绍那个,并努力澄清他们对中国的误解。

在我内心深处,更加迫切地期盼祖国的强大和进步。2003年10月,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我们在芝加哥大学的中国学生一起自发收看了这一盛况,当外国友人纷纷对我们表示祝贺的时候,我强烈地感受到作为中国人的骄傲!

爱国,从来都不是口号,而是一种朴素的情感,是一种能够在特定的环境下、事件中,被激发出来的最自然的情感。

国外的经历,让我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于国家发展之重要,更加坚定了学成回国的决心。

我决定回来,并再次选择了北大,希望能在这里为祖国的强盛和母校的发展做出贡献。

自2009年起,我在学校和化学学院、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各位老师的帮助下,建立了化学生物学实验室,并将研究重点集中在生物正交反应这一前沿方向上,最近我们在国际上首次报道了生物正交断键反应,这一新型反应类型引起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

回到北大后,我的角色也在发生着变化:在科学上不断追求卓越的同时,我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学生培养,与同学们亦师亦友,像当年教导和帮助过我的老师一样,努力帮助同学们实现各自的梦想。

3

遵从本心,勇敢选择

同学们,你们的人生在今天迎来了一个里程碑,即将开启一段新的航程。作为这一重要时刻的见证人,在与你们做交流与分享的同时,我也想与大家展望未来,送上临别赠言。

人生是场马拉松,请放眼远眺、遵从本心、勇敢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道路。

以从我实验室走出的本科生为例,他们有的已经获得了美国顶尖高校的博士学位,即将成为大学教授;有的一毕业就开始创业,这其中还有一位最近入选了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青年创业者名单。

由此可见,对于成功的定义可以有很多种,做自己最喜欢最擅长的事,就是最适合自己的路径。

如果你已经笃定选择,蓄势待发,请排除干扰,跑好自己的节奏。

苏炳添说得好:“世上总有你追不上的人,所以,专注按自己的节奏跑,就好。”

同样的,在人生的马拉松里,也不妨忘记终点,享受过程,相信自己能把握好节奏。

对于即将走出校园的你们,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也令人眼花缭乱,你们可能会不断地面临选择与诱惑,并遭遇激烈的竞争与挑战。

但在纷繁的选择面前,请选你所爱,不要乱了节奏;在各种诱惑面前,请爱你所选,不要丢了节奏;当遭遇失败的时候,请执着梦想,坚守节奏;当压力过大的时候,请保持冷静,稳住节奏。

“梦想总是比现实高一点点”,“不是现实支撑了梦想,而是梦想支撑着你的现实”,这是在座的同学们入学那一年,北大微电影《星空日记》中的两句话。

为迎接同学们入校,当时我还在影片中演出客串过老师的角色。

今天,在这里,我祝愿同学们依旧怀抱着在北大拥有的那些梦想,遵从本心,勇敢前行,在未来的道路上跑出自己的精彩人生!

最后,再次祝贺、祝福各位同学,老师们会想念你们!记得常回来看看,再见!谢谢大家!

2021北大毕业致辞(五)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嘉宾,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在座的各位同学顺利完成了研究生阶段的学业,即将开启人生新的旅途。在这样一个具有纪念意义的特殊时刻,我首先代表学校的全体教职员工,向你们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向辛勤哺育你们的父母、培养你们的导师,以及所有陪伴你们成长成才的朋友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谢!

王恩哥校长在_年研究生毕业典礼上讲话

就在昨天,也是在这里,我们送走了3000多名本科毕业生。如果说本科生的校园生活更加浪漫、更加年少轻狂,那么作为硕士、博士研究生的你们,已经在青春的个性张扬之中,添了几分成熟与睿智。你们拿到了北京大学的学位,这除了证明你们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和严格的学术训练之外,更意味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今年是五四运动95周年。看看那些1_年前的五四先贤,李大钊生于1889年,许德珩生于1890年,傅斯年、高君宇生于1896年,罗家伦生于1897年……正是1_年前这些“80后”、“90后”的北大先贤们,“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在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历史洪流中谱写了惊天动地的青春乐章。

青春,永远和梦想相连。就像我们前不久发布的微电影《星空日记》中说的那样,对于北大人来说,梦想才是最真的现实。北大就像一把梯子,总能让我们越过生活的栅栏,看到有些比现实更远的东西。95年过去了,沙滩红楼虽历尽沧桑,却从未褪去本真的颜色与理想的光彩;而今天,在美丽的燕园里,红楼传下的薪火生生不息,它照亮了你们的青春,淬炼了你们的意志,用共同的信念与追求将你们和五四先贤们这两代世纪之交的“80后”、“90后”精神相通、气魄相连。

北大的精神就是青春的精神,正如李大钊先生所说:“此之精神,即生死肉骨、回天再造之精神也。此之气魄,即慷慨悲壮、拔山盖世之气魄。”今日的北大,在践行博雅教育理念,追求几代北大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梦想的同时,也传承了京师大学堂的国学传统和五四时期所诞生的新文化(24.000, -0.08, -0.33%)精神。两代青年人的青春虽相去百年,但我相信,你们会同他们一样,以自己的方式承载中国人民上下求索、历经千辛万苦确立的理想与信念,并将其付诸实践。

同学们,再过一会儿,在师长为你们拨穗的那个瞬间,你们是否会想起在实验室里多少个通宵达旦的艰辛,想起图书馆里多少个昼夜兼程的苦读,想起一幕幕青春懵懂的故事,想起一个个曾经一起k歌、一起刷夜、一起欢笑、一起哭过的小伙伴们。青春难忘,在北大度过的日子从此将成为永生的记忆。作为你们的师长,我希望你们在以后的日子里,能够铭记两代北大人之间的精神传承,不忘北大给予你们的这笔最大的财富。

依依惜别,言犹未尽。我和在座的各位一样,在北大度过了自己最珍贵的博士研究生时光。此时此刻,我非常了解各位同学心中的不舍,也仿佛看见了20多年前的自己。当时中国的改革开放才起步不久,谁也没有想到,20多年后的中国会有如此巨大的发展,我们距离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如此之近,谁也想不到我们所深爱的北大会有今天的成就。

如何谋划人生、创造历史?我想把近代思想家郑观应《盛世危言》中的一句话送给大家:“无体何以立,无用何以行,无经何安常,无权何以应变?”这里的“体”,是指根本,是学理;“用”,说的是应用;“经”,是指人类社会亘古不变的道理;“权”,是特定时期的策略与方法。这也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说的“学为学理,学为基本;术为应用,术为枝叶” 。那么,我们要进一步追问:如何把握“体”、“用”、“经”、“权”?如何在离开校园之后,继续做敢为天下先的北大人?如何始终保持北大人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又如何不忘、不负北大前辈先贤给你们的精神传承?

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一是精研学理,传承对学术的敬畏之心。蔡元培校长曾说:“一个民族或国家要在世界上立得住脚,——而且要光荣的立住,是要以学术为基础的。尤其是,在这竞争剧烈的二十世纪,更要倚靠学术。所以学术昌明的国家,没有不强盛的;反之,学术幼稚和知识蒙昧的民族,没有不贫弱的。”“以后要想雪去被人轻视的耻辱,恢复我们固有的光荣;只有从学术方面努力,提高我们的科学知识,更进一步对世界为一种新的贡献,这些都是不能不首先瞩望于一般青年学生的。”1_年前的“80后”、“90后”,他们的问题与主义之争,科学与玄学之争,或精研西方先进科学,或介绍各种主义,或守望中华固有之学说,表现了神圣的学术敬畏和如饥似渴的科学热忱,为中国的现代学术作出了重要贡献。

各位同学,你们同样生长在伟大的变革时代,见证了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普及,见证了科技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技术变革之于你们,正如受到新文化冲击的“他们”,变革的大时代与青春相得益彰。科技发展的真正目的,在于为人类发展提供更为平等的空间和更为广阔的平台,也为大家创造了终身学习的便利条件。你们在北大所受到的学术训练,正是为日后终身学习储备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缜密的思维能力。用一种研究式的心态去生活,这是现代社会对每一个青年人的要求,更是母校对你们的期许。知识是树立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也是人生成才的重要基础,更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首要前提。同学们,用在北大所学到的研究能力,继续你们的研究之路吧!日后不仅要研究某个领域的精深学问,更要研究和实践社会人生的大学问,让生活和阅历淬炼你们的判断力,希望母校带给你们的这份财富能使你们受益终身。

二是笃实力行,传承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就在去年10月,侯仁之先生与世长辞。在缅怀大师的同时,我不禁想到先生1944年写给大学毕业班的一段寄语:“人生的究竟,并不尽在衣食起居,而一个身受高等教育的青年,尤不应以个人的丰衣美食为满足。他应该抓住一件足以安身立命的工作,这件工作就是他的事业,就是他生活的重心。为这件工作,他可以忍饥,可以耐寒,可以吃苦,可以受折磨;而忍饥耐寒吃苦和受折磨的结果,却愈发使他觉得自己工作之可贵,可爱,可以寄托生命,这就是所谓的‘献身’,这就是中国读书人所最重视的坚忍不拔的‘士节’。一个青年能在三十岁以前抓住了他值得献身的事业,努力培养他的士节,这是他一生最大的幸福,国家和社会都要因此而蒙受他的利益。”即将离开学校的同学们,我祝愿你们每一个人都能够找到这样一份“足以安身立命”的工作。这不是一句空话,找到值得你为之奋斗的事业并为之奉献终身,这是人生之大幸。侯仁之先生1940年于燕京大学毕业,1952年执教北大直至去年逝世,先生一生的事业开启于战乱之时,先生因参与抗日活动被逮捕后,曾考虑过到成都避难,他的导师洪业教授告诉他:“如果不走,即使再次被捕,燕京人也会知道侯仁之是为什么而判刑的,拿起笔,做学问。”正是这句“拿起笔,做学问”,开启了先生的研究事业。几十年来,侯仁之先生以历史地理学为安身立命之所在,孜孜不倦,坚毅卓绝,在北京旧城改造、沙区治理等诸多方面作出了大的贡献,成就了一番大的事业。

同学们,毕业初入社会,你们也许会觉得生活压力很大,也许抱怨工作的琐碎,试着找准生活的重心,把你们眼前每一份小的工作都当作一份事业来完成,“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工作的内容不会妨碍你们为社会作出属于自己的贡献。我祝愿每一位毕业生都能找到值得你们奉献的事业,事业与生活相融合,才是读书人真正的快乐。

三是建功立业,传承世代北大人的精魂气魄。你们和95年前的北大人固然生活在不同的时代,然而,我相信,你们的气质是相通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相通的。

北大精神和近代中国人民上下求索的理想信念是一致的,同样承载着民族复兴的伟大愿景,同样经过时间洗礼而历久弥新。我们昔日的校长胡适先生曾说过,要继承五四精神,“其一,须使个人有自由意志;其二,须使个人担干系,负责任”。一个人,既然是独立自主、拥有自由意志的,他就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那么,就请同学们担当起属于北大人的责任吧。从今天起,你们中的大部分同学将逐渐淡出大学这座象牙塔,有的要开始过北漂生活,有的准备成家立业,有的要继续深造,有的要奔赴基层边陲。从今天起,你们将走出这片园子,开始新的征程,但无论在哪里,无论处在什么样的岗位,都请记住师长们对你们的嘱托,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切切地做到位卑未敢忘忧国。“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同学们,请在开拓人生和奉献社会之中努力抒写属于你们自己的青春豪迈!北大留给大家的,是这里的生活砥砺出的真正智慧,这份睿智将陪伴你们,在脚踏实地间实现诸位入校时“指点三山五岳”的壮志豪情,这才是北大人敢为天下先的大气魄。

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听了几位同学和师长精彩的发言,被他们凝炼人生的深刻体悟所打动。很奇怪,他们讲的时候,我的脑海中总是浮现出一张张图片,而最打动我的是吴军桥教授在雪地里留下的一串孤独的脚印,我想也许正是这串留给大家深刻印象的脚印,会在将来某个时刻鼓励你们共同前行。现在,让我们再次用热烈的掌声,感谢他们的精彩讲述!

同学们,你们即将从北大走向更大的舞台,从未名湖启程远航。从今往后,维系我们的,将不再是课堂与宿舍,聆听与辩论,而是共同的记忆和永恒的精神。

从踏出校园的那个瞬间开始,母校对你们的祝福也将伴你们从燕园走出,走向海角天涯。当你们迷茫或劳累的时候,请回到母校,到未名湖畔散一散步,享受湖光塔影的宁静与恬适;请回到图书馆读一会儿书,让自己回归理性与安宁;或者可以回到体育场上,重新激起拼搏与奋进的力量。请大家记住,母校就是你们的家园,她始终与你们同在。母校永远祝福你们!

谢谢同学们!


2021北大毕业致辞范文5篇相关文章:

★ 2021毕业典礼演讲稿范文5篇

★ 2021年会总结致辞发言稿范文5篇

★ 2021年会致辞讲话稿范文5篇最新

★ 2019北大毕业致辞5篇

★ 2021年会上个人致辞讲话最新大全【5篇】

★ 领导2021年会讲话简短致辞发言稿范文5篇

★ 关于致敬2021的作文范文5篇

★ 迎接2021年会致辞稿范文五篇

★ 2021年会发言稿经典致辞5篇

★ 回首2020展望2021演讲稿范文五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